有人問海倫·凱勒,人生最不幸的是什麼?她答:「有眼睛卻看不見。」
一天晚上,我看電視時又想起了她的話,攝影家恩斯特·哈斯正表演著藝術家看東西的技巧,目的為了把世界表現得更有看頭。他運用的是個簡單「框架」。世界太大了,沒法一下子全都看在眼裡,得選擇性地看個局部,遮掩多餘部分,一如攝影家從取景器裡向外窺視。簡而言之,用框框看。
我走訪哈斯的工作室,觀看牆上的作品,其形式、圖案、結構等都生動有趣,取材於極尋常的事物,大部分作品是他在紐約街頭漫步時拍攝的。
「無論你去哪裡,四周都有畫面。」他說,「關鍵是認識他們,瞧!」他把一張紙揉皺,扔在地上。我只見到一團糟,可哈斯用一個硬紙做的黑方框放在上面,我看見一個光和影的有趣圖案。
我們來到大街上。起先什麼也沒引起我的注意,可當我運用紙框看周圍時,一幅幅圖畫躍現眼前。
人行道上涓滴的油漆形成一個令人心動的流暢自由圖案。在孩子們亂塗抹的舊牆上,我框出一幅如同遠古時代穴居洞人的圖畫。
休會思維上的抓拍不需照相機,什麼也不需要,只需去看、去觀察、去欣賞的意願。況且,「取景器」大小由之。有的時候,看小東西也挺有趣。你是否凝視過百合花的花芯?在你吃香蕉時有否細看過香蕉籽的排列狀況?或者觀察冰塊中央的星狀迸裂?威廉·佈雷克說:「從一顆沙粒裡看世界,從一朵野花裡見天國。」可見,他並沒誇大其事。
要想看清小東西,不妨隨身攜帶一個放大鏡。我和羅伯特·麥克艾弗在鄉間散步時,他便帶著這麼一個放大鏡。他用放大鏡來發現樹葉、卵石、貝殼、蘑菇、羽毛、種子的未知的圖案、形狀和色彩。他說放大鏡「神奇地拓展了奇景秀色」。我們走向海濱,我抓起一把濕沙,用放大鏡觀察時,看到了從未注意過的東西:每粒沙子都被薄薄地塗上一層水,相互之間實際上並不接觸碰撞!我同伴解釋說:「這就是為什麼儘管沙粒受到洶湧波濤的連續猛擊,可它們卻永遠不會改變和不被研成粉末的緣故。」
我們只看想看的東西,卻不去注意實際存在著的世界。我們每天端鏡自視,肯定鏡中的映像與臉盤大小相等。但你若蘸點皂液將鏡中映像的輪廓描摹下來,你會發現這橢圓形只有你臉的一半大小。你隨意後退幾步對鏡自視,鏡中的形像依然與你剛才畫的那個橢圓形相吻合。
畫家莫裡斯·司特恩說:「我並不一味教導我的學生畫模特兒,而是試圖教他們去看。因為觀察力才造就藝術。」
歇洛克·福爾摩斯何以能使我們傾倒?原因之一就是他使我們對細枝末節的感覺變得敏銳。他注意到華生醫生穿的那雙擦得不乾淨的靴子,便得出結論:他曾在鄉間道上走過,而且他有個粗枝大葉的女傭人。福爾摩斯猜出一個謀殺者的身高一定超過6英尺,因為這個謀殺者用血在牆上寫了幾個字,而這些字的高度離地面是6英尺。因為「當一個人在牆上書寫時,本能驅使他在位於眼睛高度的地方寫字」。
溫斯頓·丘吉爾也是個能手,他常為自己明察秋毫的天賦而自豪,他在視察斯卡帕佛洛海軍基地時,緊盯住那些用來迷惑德軍轟炸機而停泊在港口的假軍艦和假航空母艦。突然,他轉向自己的侍衛說道:「這些假貨有問題,四周沒有一隻海鷗,敵軍飛機馬上就會發現真情。」他下令扔些食物在周圍以吸引海鷗。
使得那些訓練有素的觀察者更加敏銳地觀察,並且保留住他所見東西的印象,一個簡單技巧便是回頭再看看。首先得形成一個初次印象,然後用再看一遍的方法來驗證他那個初次印象。有家生意興隆的餐館,衣帽間裡的姑娘全憑她們的記憶力。只需「兩次觀看每一位顧客」,便能不出差錯。你不妨一試,你將會為第二次所發現的細節深感驚奇。瞟一眼1元錢的票面,閉上眼睛想像一番,你覺得有許多細節吃不準。現在睜開眼睛再看一次,然後再閉目思忖,你是否覺得自己對該票面細微圖案的瞭解增多了吧?
作家卡爾·凡·多倫在康涅狄格州避暑時,訪問過一個地道的美國農夫,他隱居在樹木繁茂的山坡一間棚屋裡,是個半盲人。「你能見到雲的陰影朝我們飄來嗎?」農夫問道,「你若抬頭觀望的話,你將見到這些陰影如何使山谷一直變化著。有時雲的陰影非常從容緩慢,今天它們移動起來如同一陣風。它們是我們觀賞的運動著的繪畫。」
凡·多倫說:「當我抬頭觀望時,又一片陰影越過了山脊,沿著長長的山坡滾動漂流,將一排排楓樹染成墨綠色,陰影掃遍沼澤和草地,使其變得乾涸深沉,最後從我們頭頂掠過,猶如瑟瑟作響的風聲。我屏息靜氣,心馳神往。如此的雲層陰影想必整個下午從我們頭頂上飄然而過,可我卻木然無知。一個連近旁東西都看不清的安祥老者,卻依然能夠看見那麼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自然的壯觀奇景。」
以個人的獨特方式觀察世界之不可思議的力量,形成了藝術家自己的風格,正是恩斯特·哈斯所說的「睜開雙眼想像」的結果。這也是所有極為有用的觀察能力之一,孩子們用來得心應手。「噢,瞧,媽媽,溝裡有條彩虹。」一個小姑娘告訴她的母親,而她母親也許只見到一灘污油水面。
人人都具備「睜開眼睛想像」的能力。但隨著年齡增長,我們都抑制了它的發展,擔心被人譏為與眾不同。我們得把這些擔心拋開,去看看四周的美。
有道是「眼見為實」,不如說「眼見為生」。越是不斷學習如何生動地觀看,生活越是豐富多彩。


Author :J·K·萊吉曼